行情=資金+心理

來自序~黃國華:1.用總體經濟幫投資人趨吉避凶。2.台灣沒有健全的社會救濟金可讓人渡過低潮而翻身。

基本上黃國華也是個怪才,不受約束的怪才,金融底子深厚,也自負,這是我追蹤他FB一段時間的心得,想加他好友知道他腦袋裡的東西得買書付費還有時間性,ㄧ個驕傲的怪才。

來自序~蔡康永:如果年輕時是個笨人,那到老還是笨或者更笨,哪有什麼智慧隨年齡增長這種白撿便宜的事。

第一章

「雖然沒人談錢,但大家都想著錢」

「金錢意謂著醫療照顧、健康和長壽」,我想年紀愈長,對這句話愈有深刻體會。

船王歐納西斯(Onassis):大家不應該跟在金錢後面跑,而是要面對金錢。大家不應該跟著上漲的指數後面跑,而是要面對下跌的股票指數。

過分執著金錢的人,不會投資,因為他害怕失去金錢的風險。

第二章

有錢的人,可以投機

錢少的人,不可以投機

根本沒錢的人,必須投機。

每次證券市場蕭條,大家對股票和證交所都感到由衷厭倦,但我堅信之後都會出現新的時期,過去的一切傷痛都會被遺忘,大家又會像飛蛾撲火般,再次走進證交所。即使他們不是主動上門,證券交易也會從中推波助瀾,第一個當然是金錢這個誘餌。

證券交易所裡沒有輸不掉的財產。

身為一家之主,如果收入和財產只夠買私人住宅和負擔子女教育,就不可以投機。只有長期不需動用的資金,才可以拿去投資,而且要投資一流的股票,絕對避免投機。

大家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賺錢,甚至贏得大錢,變成富人,但也可能賠錢,賠很多錢,甚至破產,但不可能在證券交易所規規矩矩賺錢。

從股票總體經濟來看,崩盤之後,總會不斷達到新高的紀錄。

第三章

若想對長期的利率變化進行投機,最好用股票來操作。因為對於債券市場出現的巨大變化,證券交易市場最晚要在12個月才會做出反應,這時股票的獲利要比之前債券的獲利明顯多了。

汽車教練跟我說:你永遠學不會開車,因為你看的是方向盤,我看的是前方。

有形資產不會產生利潤,所以不適合當成投資標的,除非在過度通貨膨脹時,這道理也適用於原料投資。

今天的股票紅利,雖然看來數目很小,但投資者可將收益重新投資,透過複利效應自動增值,債券也是如此。

而花在有形資產上的錢,卻只能閒置。唯一帶來利潤的有形資產,便是房地產。

雖然你有房地產基金,但在我看來,並不適合投機。開放型基金是種投資面分布廣泛的投資基金,風險相對較小,價值則持續增加。而封閉型的房地產基金是用來節省稅金,期限多為10年或更長的時間。

第四章

許多外行人總是稱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,其實不然。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,也預測不了經濟的發展趨勢。過去五年,德國經濟成長持平,失業率居高不下,但證券市場卻增加了三倍。

相反地,在美國,經濟因為就業充分繁榮,證券市場跟著景氣發展。那裡同樣有過經濟高度發展,而證券市場卻蕭條的情景發生。

長遠來看,經濟和證券市場的發展方向相同,但在過程中,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。

一個男子帶著狗散步,狗先跑到主人前面,再回到主人身邊。狗就這樣反覆,男子悠閒走了一公里,而狗跑來跑去,走了四公里。

第5章

不要在意證券市場喜怒無常的脾氣,尤其不要為此尋找合乎邏輯的解釋。

一家企業也許獲利豐厚,可以支付紅利,還有良好的發展前景,但只有需求大於供給時,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,這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條件。

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的情況,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急迫。如果股票持有者迫於心理或物質上的壓力,被迫出售股票,而資金所有者雖然想買,卻無購買壓力,行情就會下跌。

反之,如果資金所有者迫切尋找股票,而股票持有者並沒有物質或心理上的壓力要出售股票,行情就會上漲。我一直記住這條準則,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。我全部的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。

第六章

最遲12個月指數會跟上貨幣

第七章

投資者分兩類,固執的和猶豫的,勝利者是固執的人。

市場技術不是圖表、量能圖、隨機分析方法,或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。對我來說,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:股票掌握在什麼人手裡。

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:金錢、想法、耐心、運氣。+信念。

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。

要有自己的想法,投資者必須相信自己的想法。

有耐心才能進入市場

大家在證券交易所裡賺錢,不是靠頭腦,而是靠坐功。

固執的投資者擁有資金,並冷靜自持,會在猶豫的投機人士拋售股票時買進。

第八章

暴漲和崩盤是分不開的搭檔

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,而暴漲都以崩盤為收尾。一再重覆。

無價值的股票飆漲,這始終是證券市場崩盤的前兆。

第九章

新手一定要做買進投機人士,而不是賣空投機人士。ㄧ種股票最後可能上漲百分之一千,或甚至百分之一萬,但最多只能下跌百分之百。

第十章

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,不會令我激動。

第十一章

圖表主義者不可把客觀的、政治和經濟上的想法考慮進去,必須嚴格堅持他們的圖表理論。因為指數的發展應該是所有相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
第十二章

用別人的錢交易的投機者

他們對貨幣投資一無所知,卻精於應付客戶,而且幾無例外全部賠光。

對待資金必須小心謹慎。

避險基金是百分百欺騙大眾的騙局,甚至是雙重騙局,因為這既避不開風險,也不是基金。

避險基金之所以不是基金,最主要是因為在資本市場發達和投資保護法健全的國家裡,根本沒有這種基金。於是所有避險基金,都不得不在允許詐欺的小島國上,找尋自己安身的故鄉。

第十三章

十律:

1.有主見,三思後再決定:是否應該買進,如果是,在哪裡,什麼行業,哪個國家?

2.要有足夠的資金,以免遭受壓力。

3.要有耐心,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,發展方向和大家想的不同。

4.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,便必須堅定不移。

5.要靈活,並時刻考慮到想法中可能有的錯誤。

6.如果看到新的局面,應該要賣出。

7.不時查看購買的股票清單,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。

8.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,才可買進。

9.考慮所有風險,甚至是最不可能出現的風險,也就是說,要時刻想到有意想不到的因素。

10.即使自己是對的,也保持謙遜。

十戒

1.不要跟著建議跑,不要想能聽到的秘密訊息。

2.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,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,也就是說,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。

3.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。

4.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。

5.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,不要因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,而忘掉他們,也就是說,不要不做決定。

6.不要不斷觀察細微變化的指數,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做成反應。

7.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出最後結論。

8.不要只想獲利就賣出股票。

9.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。

10.獲利時,不要過分自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ruone.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